今天(2月10日),数益工联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元生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华创资本持续加投。
何盛华投身制造业数字化,如大河入海般自然、必然。
出身于宁波制造业世家,祖父从长江航运起家,创立民族自办工厂;父亲管理修船厂,自办阀门厂。何盛华从小对工业感兴趣,在清华大学读的也是科班——工业工程系,学习怎样提升工厂效率,从本科一直读到了博士。
毕业后,他在制造业领域,从基层工程师做起,在德国制造企业、中国民营制造企业沉淀了整整15年,这15年的实践,换来了一个成熟的时机,创立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企业——数益工联。
短短两年,数益工联不但拿下了多家大型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任务,还获得了投资界垂青。
认识清华学霸何盛华几年了,那时他在宁波一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任副总裁,负责企业和工厂的数字化改造,建成当时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数字化工厂,提升了人均产值,降低了运营成本。
2020年,他拿到创业投资,与清华博士学弟宿文一起成立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益工联”),为制造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短短一年多时间,我看着他拿到华创资本和高瓴创投近亿元的投资,用几个月打磨出产品,完成第一个客户案例,正在进行的案例已有十多个;看着上海研发中心、苏州分公司组建……他和《浙商》记者说过的每一个计划,都成为了现实。
最新的消息是,2022年元旦后,公司获得亿元级别A轮融资,由元生资本领投,老股东高瓴创投、华创资本均持续加投。
春节前,《浙商》记者去宁波看他。公司在甬江边,窗外江水滔滔。前一次来时员工还不多,这一次团队壮大,有100多名年轻人,工业工程专业和互联网、大
这是一个相当生猛的技术型团队。
全球浪潮
何盛华身处全球制造业数字化浪潮。
制造业数字化在世界各国都是大事,美国、日本、德国等老牌制造业强国的数字化发展程度不一,而中国则后发优势明显。
在美国,100年前福特汽车曾以“T型汽车产线”的高效生产方式引领全球制造业,但近几十年来,因为制造业空心化,美国工厂数字化缺少了土壤,因此看不到优秀的工厂数字化转型业态。
在日本,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精益制造把单人效率和协作效率提升到极致。然而,因为缺“码农”,又缺少新的制造业血液,日本制造业数字化已落后于中国。比如日本汽车厂工人的协作方式还是用抽拉纸盒或
德国制造业基础雄厚,尤其是2013年提出工业4.0后大力发展工业数字化转型,一批老牌企业成为数字化引领者。但它的弱点是迭代速度慢,给了行动迅速的中国企业超越的机会。
何盛华对中国工厂数字化领先全球很有信心。2021年他大约跑了国内110家工厂,看到制造业一片繁荣,很多企业在全球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他们买全球最先进的装备,用数字化软件,实行高自动化生产,生产最大量的产品。这些先进工厂在中国大量涌现,为工厂数字化提供了最全的类型和最新的落地现场。
“工厂数字化是全球同步的新赛道,未来必定会有一批优秀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就看谁能脱颖而出。”何盛华说。
生逢其时
何盛华的太公是宁波红帮裁缝,到上海开了裁缝铺。爷爷年轻时在长江开船,后来开了航运社和修船厂,上世纪80年代,修船厂有一百多名工人,2000年前后,年收入上亿元,是当年宁海县的头部企业。而他父亲早年做过修船厂厂长,后自办阀门厂,经营了一辈子。
何盛华出生于1983年,从小在家族工厂里泡大,课余常去帮忙,对工厂怀有很深的感情。2001年,成绩优异的他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工业工程专业首届学生。
“工业工程”的概念可追溯至泰勒于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它面向制造和物流,考虑效率和成本,讲究优化、改变、创新。四年间,何盛华进行了系统学习,成为该系
2005年何盛华大学毕业,没有回归家族工厂,而是选择进入外资制造业企业。15年间,他历经德资、台资、民营上市公司等五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产品涉及起重机、汽车零部件、机械零部件、铜产品等。他从生产计划工程师起步,一直升到集团副总经理。
在宁波一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任副总经理期间,他负责全集团的生产运营与信息系统实施,用了四年时间将2300台生产与测量设备以工业物联网全联,并实现生产、质量、物流全数字化管理,成为国内汽车行业设备联网最多、管理融合最深的数字化工厂,帮助企业在质量、成本、交付效率等方面实现每年数千万元的节省。
2020年,36岁的何盛华决定创业。他注定要跃入世界洪流,与强劲对手真刀真枪比拼一番。
“创业之前一直是学习的状态,不断向上走,永远做新的东西。只有在多个行业工作过,才能创造出一套跨行业的产品,达到‘看山不是山’的状态,形成共性和标准。”何盛华说。
过往工作中他发现,许多工厂会形成数据孤岛,包括大型外企和国企在内,尽管工厂里运行很多套系统,但真正进行运营管理、讨论的时候,讨论区墙上是各种各样纸质的单据,依然是人为把单据手动输入系统。
他认为,真正数字化工厂的衡量标准很简单——能不能一秒钟就直接获得从生产底层到运营顶层的数据?不需要人为干预,不需要抄到纸上再输到电脑里面,也不需要任何人做报表。当这一点实现的时候,数据孤岛才算消除,工厂真正实现了数字化。
他决定创立一家公司。“在一家企业里面做数字化,你做得再好也只是一家。但如果我们自己成立公司,以后就可以做1000家、10000家甚至更多的数字化工厂,可以把这套东西复制、普及到整个制造行业里去,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2020年6月,他拿到华创资本投资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与清华师弟宿文一起成立数益工联。2021年8月,公司获高瓴创投Pre-A轮数千万元投资。今天,公司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由元生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华创资本持续加投。
到底如何改造工厂?
工厂数字化,听起来高级又深奥,一群工业工程师+程序员,到底如何改造工厂?
第一个案例——
2021年夏天,位于浙江乐清的客户提出需求——公司订单充足,一年营收数几亿元且逐年上升,希望通过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数益工联团队进驻工厂,通过设备物联、人机交互、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数据实时采集,同时融合现场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实现生产大数据打通,以达到工厂制造过程透明化,并自动形成大数据报表,指导各级部门运营决策。
仅用3个月,数益工联团队即完成这个项目的快速实施部署与交付,实现人均产值提升10%,生产设备开机率提升15%,质量报废返工下降25%,成品库存降低25%。经测算,企业预计6个月即可收回成本。换算成真金白银,就是帮企业一年多挣数百万元。
企业主对改造效果很满意,一期改造完成后一周内即再签约进行二期改造。
这是何盛华和数益工联创业之路上打下的一场漂亮仗。
第二个案例——
宁波L企业是全球最大吨位压铸机企业,为某全球顶尖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及部件厂提供大型压铸机。汽车的后地板原本由70多个零件焊接和铆接而成,如今改用宁波L企业生产的单台9000吨的巨型压铸机,把70多个零件合成一个60公斤的零件,一次性压铸成型,犹如一台“车身3D打印机”。
数益工联为L工厂实施重型装备数字化工厂项目,使工厂制造过程全透明、全记录,打通产品质量追溯链,实现更准时的交付,预计将使交付周期缩短20%。
他们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
2021年8月26日,数益工联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独家投资。
“我们看了这个行业无数家公司,选出一家觉得最好的。高瓴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投资很谨慎,因为我们深知能做好这件事太难了。”高瓴创投投资人王罕告诉记者。
王罕认为,在中国,要做好工厂数字化转型,光懂软件或光懂欧美日本的精益思想是不够的,一定要懂中国的工厂和企业主。
“团队背景很重要,许多同类公司并没有在制造业深入干过,不知道制造业的深度痛点,这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如果只是做软件出身,你与客户沟通,大家的语言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可能前期沟通半年一年都沟通不出一个方案,更何况产品落地。”王罕举例,一家同类创业公司给浙江一家民企做数字化改造方案,立项后两年产品模型都出不来,最终宣告失败。
王罕说,中国企业客户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民营企业主,如果要给他的工厂做数字化转型,他的第一件事是算投入多少钱多少人用多少时间,能回报多少。如果用时高于两年,就不会有人买单。
“何盛华团队非常快速,两到三个月一个标准交期,产品就能上一个生产系统并开始运行且产生效益。前期的需求沟通,他们也越来越快,别人要沟通半年,他们一周就搞定了。这也是他们非常特别的一点。”王罕说。
高瓴创投对数益工联做了很多调查,比如独立地访问过工厂主或潜在客户,还请在中国市场工作十多年的第三方生产咨询专家作过研判。“我们觉得这是一家能给企业带来长期价值的公司。”王罕说。
在天使轮投资的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表示,数益工联的软件平台为制造业的整厂级数字化转型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且实现了跨行业的高度标准化和敏捷交付,能够为客户提供真实的数字化价值。“我们相信在数字化工厂建设方面拥有全球领先经验的数益工联团队,一定能够创造出高效的产品价值。”
在行业竞争上,何盛华认为,市场上真正强的对手,仅有德国西门子、博世,美国通用电气,日本三菱电机等几家老牌自动化公司、工业软件公司,实力深厚。“当我们用新的技术、方法弯道超车时,会遇到这些全球顶级公司,他们当年都是标准的制订者,而我们要用新的东西去冲击他们,所以他们是真正的竞争对手。”
然而,何盛华有坚定信心,因为数益工联的迭代速度是德国公司的十倍,德国公司需一年的,数益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迭代。
目前,数益工联主要面向中大型规模的制造企业,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电器/电气、食品、医药、化妆品、电子产品等。今年,公司将推出SaaS产品,扩充产品线,放在云上,采用年租金的模式,把客户拓展到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小型制造企业。
2020年,何盛华在创业之时,回到清华大学攻读工业工程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方向是离散型制造行业数字化改造标准实践,师从全国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力教授,公司联合创始人宿文也是郑力教授的博士。
何盛华说,他们的工作是把工业工程这门学科在数字化时代再往前推一步。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后,工业工程学科的教材已20年未更新,他和团队做的实践,会在未来五到十年里,由中国工业工程教授们形成新的理论,将成为工业工程新的教材,他和团队所做事也在改变工业工程学科。
“因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在中国,制造业理论中心当然也在中国。”何盛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