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省委精心打造了125个“青年驿站”,为来黔就业创业青年提供“暖心第一站”。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免费住宿5.46万人次。为来黔就业创业青年提供免费过渡性住宿,这一暖心举措值得点赞。一张免费床位,不仅解决了求职青年的燃眉之急,更传递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与诚意。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新鲜血液。然而,“找房难、成本高”往往成为他们踏入职场的“第一道坎”。团省委精准施策,将驿站建在青年就业创业相对聚集的城区,提供免费过渡性住宿,既解了青年的“近渴”,也展现了招才引智的诚意。
驿站不仅提供一张床,更搭建了一个成长平台。通过设置“青年之家”“青年阅读室”,开设“青年夜校”,普及惠青政策,驿站已然成为青年融入城市的缓冲带、充电站和交友圈。这种“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服务理念,让青年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尊重。
事实上,引才重在留心,服务青年需要更多“雪中送炭”。“青年驿站”从提供住宿到赋能发展,用精细化服务为青年排忧解难。当一座城市愿意为青年的梦想铺路搭桥,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青年自会用奋斗回馈这片热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晏惠轩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
© 版权声明
THE END